台灣半導體影響全世界電子營收5000億美金,你該知道的台灣奇蹟!

台灣半導體的產業成長一直是政府推動產業創新的重要支撐,除了半導體電晶性能不停的提升外,透過快閃記憶體的產業研發是最大關鍵,讓台灣半導體地位坐穩,甚至無法撼動台灣半導體世界排名!

台灣半導體的歷史脈絡

台灣半導體產值位居世界第2,難以想像人口只有2300萬的小國,卻能夠佔去世界大半的半導體產值!
台灣半導體發展

台灣半導體發展

  1. 1974年

    行政院蔣經國院長為了改善台灣的產業升級以及基礎建設,推行了耳熟能詳的「十大建設」同時積極尋找具有未來性的發展工業。
    同年7月,於美國RCA公司負責研發工作的潘文淵先生向經濟部提出「積體電路(IC)計畫草案」,經過經濟部孫運璿部長於會議中拍板定案,正式開啟台灣半導體工業的初期!

  2. 1976年

    經濟部成立由施敏、潘文淵、方賢齊等7人組成的「發展積體電路計畫工作小組」進行建議與評估,從海外引進的IC技術,最後從眾多外國廠商中,選擇轉移美國RCA公司的「互補式金屬氧化物半導體(CMOS, Complementary Metal-Oxide Semiconductor)」的電晶體技術,小組們看上的是CMOS的技術較新,同時又具備省電的優點。
    1976年

  3. 1977年

    時間來到10月,工研院建立的全台灣首座IC示範工廠正式開工,採用7.5微米製程,每星期能夠產出300片晶片,最後轉型成一星期生產4000片的小型工廠,同時生產出的產品優良率於營運開工的第6個月達到70%,可謂是相當成功!

  4. 1979年

    IC示範廠營運了12個月,營運良好且淨值高達營收的20%。
    1979年

  5. 1980年

    台灣第一家IC公司「聯華電子」作為工研院IC計畫的第一家衍生公司誕生,至12月,新竹科學工業園區成立,聯華電子成為第一家入駐園區的廠商。

  6. 1985年

    8月美國半導體業界影響力最大的經營者之一張忠謀,接受工研院徐賢修董事長的邀請,於台灣擔任工研院院長,期許能夠將工研院發展成世界級研究機構!
    這時台灣的IC技術與設計研發是處於落後的,但是台灣在製造上具有相當高的水準優勢,張忠謀在政務委員李國鼎的大力促成下,決心成立世界第一家的專業晶圓代工廠,充分讓世界看到台灣於製造面的優勢!

  7. 1987年

    直到現今世界晶圓代工市占率第一名的「台積電」誕生,同時因有了專業的代工廠,IC設計公司如雨後春筍般一間一間的成立!
    1987年

  8. 1989年

    工研院擬劃了「次微米計劃」,用來嘗試半導體的另一項製程技術「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(DRAM)」的研發,延攬了當時於貝爾實驗室任職的盧志遠博士負責此項計畫,振奮人心的是原訂5年完工的計畫,於第4年便發展出了8英吋0.5微米的技術製程,使台灣一躍成為世界半導體技術的領頭羊,同時次微米計劃結束後,民間公司「世界先進」作為台灣第一家具備研發與量產DRAM實力的公司成立。
    1989年

台灣半導體排名

2022第一季營收表現,台灣廠商聯發科佔據第5名,聯詠排名第7、同時瑞昱排名第8持續讓台灣半導體世界排名持續霸榜!
台灣半導體排名

台灣半導體產值

2021年是台灣半導體產業最值得關注的一年,台灣的半導體產業總值首度衝破4兆元達到4.08兆元,同時台灣於封測領域以及晶圓代工上維持著第一的台灣半導體地位,並且IC設計排行第2,僅次於美國!
工研院產科國際預期,2022年台灣半導體產值可達4.88兆元,年增率達到19.7%,連續4年領先全球半導體產業成長幅度。

台灣半導體市占率

「台積電」市占率52.1%,不只是台灣半導體龍頭,同時完美位居世界第一的全球晶圓代工龍頭,另外聯電是占率達到7%,為世界第三大廠!
台灣半導體市占率

想要透過台灣半導體ETF等台灣半導體股票與台灣半導體股價,就必須了解IC製程的成熟率,同時隨著台灣半導體發展也可以關注看看台灣半導體設備商。同時台灣半導體協會根據的台灣半導體指數也很重要,半導體作為台灣經濟發展的重要命脈,甚至在全球扮演舉足輕重的台灣半導體地位。